您现在所在位置: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 > 师资团队
西部高校要增强内源性师资建设动力
更新时间:2024-05-26
《光明日报·教育实践》版7月18日刊发的《“兰州倡议”:走出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新路》一文发人深省,作为西部高校教师的一员,笔者想从师资建设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加强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高校教师数量与质量不足。首先,西部高校教师数量缺口较大,难以满足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教育部2021年各级学校生师比数据显示,除天津市、山东省、广东省外,东部地区高校生师比均在18以内;而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生师比都在18以上,云南省生师比甚至高达22.7。其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2021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在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平均占比方面,东部地区高校达到51.3%,西部地区高校仅为19.5%,而除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之外的西部九省区仅为7.9%。可见,西部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还不高。
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区域差异。虽然我国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全国高等教育优质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但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区域性问题仍旧突出:一是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地区绝大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均高于西部地区;二是从西部地区内部看,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内部质量也不平衡,如重庆、成都、西安等三个中心城市高层次人才数量远远多于西部其他地区。
在《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下,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与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西部高校优秀教师持续流失。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势差,教师薪酬待遇普遍低于东部地区,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大高校将引进一批国际和国内一流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上演到处高薪挖人的“抢人大战”,进一步加剧西部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导致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出现断层。笔者比较2019年与2021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发现,西部高校博士学历专任教师数下降了2.7%,正高职称教师数下降了3.7%。近十年来,虽然全国高校教师的调入比和调离比基本保持平衡,但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调入比高于调离比,而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调离比高于调入比。
西部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老中青教师的年龄结构失衡,青年教师平均占比较高,而资深教师占比较低。二是教师学历结构重心偏移,即博士学历教师比重较低,硕士及以下学历教师占比相对较高。三是学缘结构失调,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具有国内学缘的教师较多,具有海外学缘的教师极少,且本地学缘占比较大。某西部一流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其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中,来自国(境)外高校占7.1%,国内其他高校占34.63%,本校占58.27%。
着眼未来,西部高校应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稳住优秀人才,想方设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盟西部高校。首先,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设立西部高校师资专项培养资金。如国家给予西部高校专项财政拨款,充分考虑高校所在地的财政供给能力,激发地方政府与社会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意愿,活化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来源。其次,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评选加大向西部倾斜力度,可单列西部人才项目,适当放宽评审条件,设置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指标要求等。最后,支持打造西部高层次教师队伍生态圈。如以成都、重庆、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为战略支点,以西部“双一流”大学为领头雁,建立西部教师发展联盟,在积极发挥中心城市人才聚集与辐射作用的同时,依托高水平大学和优质资源,成立全国名师工作室等高端智库,打破院校之间、院校与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壁垒,促进教师队伍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交流、互动、共享。
增强西部高校内源性师资建设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西部高校在借助政府自上而下扶持性力量的同时,更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注入可持续性动力。首先,推进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西部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响应“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发展战略,依靠制度创新激活教师资源,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育满足区域需求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队伍。其次,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方式。一方面,西部高校可灵活柔性引进国外知名学者和区域外高层次人才,乃至已退休的高层次银龄教师,通过建立教师数据库和智慧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支援和帮扶西部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创建特殊学科平台,形成以才集才的磁场效应,从而培育更多高质量的本土教师。
龙8long8国际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